任涛:银行股涨疯了?

作者:任涛 2025年07月14日
任涛,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

f65806c51b86deb87358e1ec60c6246f.png

【正文】

本文聚焦近期银行可转债频繁转股事件。

362add4b74f7c70abdd2eb2e256b07f0.png

一、事件:近期多家银行可转债触发强赎机制

近期银行可转债迎来新一轮强制赎回浪潮,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一)2025121日,苏州银行发布公告称其股票价格已连续15个交易日不低于“苏行转债”当期转股价格6.19/股的130%(即8.05/股)。

目前苏州银行的股价已升至9.22/股,受此影响“苏行转债”于317日正式摘牌,提前两年完成50亿元的可转债摘牌。

(二)20241217日“成银转债”触发强赎条款,202526日完成强赎转股,相当于提前三年完成了80亿元的可转债摘牌。当时,“成银转债”的转股价格为12.23/股,目前成都银行股价已升至20.45/股。

(三)2025514日和27日,福建省财政厅分两次将持有的“兴业转债”转为普通股(转股价格为22.25/股、涉及资金约86亿元),目前兴业银行股价为25.14/股。

(四)2025526日,“杭银转债”触发强赎条款,71日为最后交易日、74日为最后转股日、77日摘牌,相当于提前两年完成摘牌。其中,“杭银转债”的转股价格为11.35/股,目前杭州银行股价已升至17.11/股。

(五)202569日,“南银转债”触发强赎条款,714日为最后交易日、717日为最后转股日、计划718日摘牌,目前转股率超过95%,转股价格为8.02/股(目前已升至11.8/股)。

(六)2025627日,信达投资将其持有的1.1785亿张“浦发转债”全部转股、涉及金额117.85亿元,转股价格为12.92/股,目前股价已升至14.23/股。

(七)202574日,“齐鲁转债”触发强赎条款,75日公告行使提前赎回权。

可以看出,今年以来,苏州银行、成都银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齐鲁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发行的可转债纷纷触及强赎机制,转股率非常高。

282cf99f720ba88d485d4a5e40b4a057.png

二、原因:银行股的“牛市”行情推动

(一)先前在银行股价普遍破净、转股溢价率高时,银行可转债的转股率普遍偏低,导致其最终常常以到期赎回完成摘牌。不过这一现象发生了逆转,银行可转债投资者的转股热情非常高,多数银行可转债的转股率超过90%,这背后的原因便是银行股的“牛市”行情。

(二)2025年以来,A股银行普遍上扬,42A股银行中有13家涨幅超过20%17家涨幅位于10-20%之间、7家涨幅位于5-10%之间,仅常熟银行(-0.4%)、邮储银行(1.23%)、中国银行(3.63%)、郑州银行(3.81%)和华夏银行(4.37%)的涨幅低于5%

(三)就转债触发强赎的几家银行来看,今年以来涨幅普遍比较靠前。例如,今年以来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的涨幅分别高达38.29%31.21%28.22%,中信银行、青岛农商行、成都银行、杭州银行、齐鲁银行、苏州银行的涨幅分别达到28.22%27.63%19.52%17.11%15.38%13.69%

三、银行可转债触发强赎机制的影响

(一)对银行业的影响

银行可转债加速转股对银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转债本身带有含权属性,其转股有助于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降低资本补充压力,支撑银行风险资产投放。

2、目前银行创利能力总体趋于下滑,自我造血能力趋弱使得其核心资本补充空间不断收窄,通过可转债转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银行的这种压力。

3、相较于传统的增发、配股等核心资本补充路径,转债转股无需经历复杂的审批流程与漫长的各种流程,操作成本相对较低,性价比相对较高。

(二)对市场的影响

1、由于银行可转债的规模普遍较高,而目前可转债存量也就6000多亿元,故银行可转债转股会导致整个可转债市场的量进一步下降,提升存量可转债的投资价值,也会对配置机构的配置策略产生影响。

例如,市场上的可转债数量达到497只、存量为6689亿元,而银行可转债仅9只、但存量却达到1331亿元,可见银行可转债在可转债市场中的地位之高。

2、今年以来银行股普遍表现优异,使得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倾向于配置银行股及银行类相关资产(如可转债),随着存量银行可转债规模的下降以及发行节奏的放缓,投资机构也需要另行寻找优质底创资产,对固收+类资产的需求会进一步上升。

四、结语

(一)本轮可转债触发强赎潮的背后是银行股“牛市”行情的推动,是市场力量的加持,投资者与银行均有动力和意愿。

(二)由于可转债市场的体量本身较小且银行可转债的占比较高,银行可转债强赎潮可能会进一步提升存量可转债的配置价值。

(三)和过去相比,目前银行股行情及市场对银行股的看法已经发生显著变化,在相关行情推动和资产荒的压力下,预计银行股的配置价值仍会继续显现。

来源:梧桐树智库


关键字

银行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