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刚: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作者:曾刚 2024年03月07日

曾刚,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

【导读】从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时第一次提出,到正式进入中央文件,“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如何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如何推动传统动能与新动能协调发展?针对上述问题,《金融时报》记者专访了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博士

“新质生产力”

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金融时报》记者:您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新质生产力具有哪些核心特征?

曾刚: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的“新”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新劳动者。不同于传统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普通技术工人,参与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是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适应现代高端先进设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新型人才。二是新劳动对象。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不仅包括物质形态的高端智能设备,还包括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和新劳动对象。三是新劳动工具,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自动化制造设备等。四是新型基础设施,要适应科技创新范式变革、模式重构的新需求,统筹布局大科学装置,围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优化升级传统基础设施,完善新型基础设施。

《金融时报》记者: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其后又多次在重要场合提及。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振兴东北具有怎样的特殊意义?从更大范围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曾刚:东北的产业模式一直以来都以重工业、传统制造业等为主导,亟须通过产业升级来焕发经济发展活力。而从全国范围来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是重要战略机遇,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首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可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其次,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再次,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能够有效抵御外部风险挑战。

形成创新驱动的“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


《金融时报》记者:生产关系应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您认为应如何深化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

曾刚:第一,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创新体制。加快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即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问题,集成政府和私人部门资源共同攻克重大科技难题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协同机制,探索建立多种合作创新模式,全面提升产学研创新效率及成果转化率。塑造大中小科技企业梯度布局的创新格局。健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扩大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范围和成果类型,以激励更多数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推动科技成果商业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畅通教育、科技和人才良性循环,塑造科技创新的新优势。

第二,打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人才队伍。一方面,推进高校学科建设和改革,尤其是与“新要素”和“新产业”相关领域的学科建设,强化人才自我培养;另一方面,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健全法律制度、简化审批流程等为技术移民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打造支撑“新质生产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具备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点,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效聚集各类创新要素、打造科技创新增长引擎、增强新产业全球竞争力,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第四,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体系。建设技术要素市场,推动知识产权金融发展,实现科技、产业和金融良性循环。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立足产业发展的园区化、集群化特征,探索产业园区金融的综合金融模式,协同政、银、企、研、学等各方资源,全面赋能科技企业的升级与创新。四是强化科技赋能,提升金融服务科技企业的质效。

传统动能与新动能协调发展的路径


《金融时报》记者: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否意味着淘汰传统动能?传统动能与新动能如何协调发展?

曾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不仅关乎国家的核心竞争能力,也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着坚实的支撑。传统产业与新产业协同发展,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一方面,要依法依规、稳妥有序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传统行业的低碳转型。另一方面,要瞄准高端、智能、绿色等方向,通过技术改造,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让传统产业焕新升级。

《金融时报》记者:您认为应如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

曾刚: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一方面,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另一方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能闭门造车,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汇集全球创新要素,培育发展产业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同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关键字

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