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淼,1977年5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浙江温州平阳人,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现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
曾任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兼任招联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复旦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兼职硕士生导师、研究员,教育部学位中心专业硕士水平评估专家,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互联网银行专业委员会委员,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中国理财网)专家,四川省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金融时报》专家组成员等。
长期在商业银行从事业务和研究工作,近年来在SSCI、CSSCI来源期刊及《中国金融》等发表论文数十篇,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发表评论数百篇,著有《有趣的金融》。2016-2018年连续三年获中国银行业发展研究优秀成果一二等奖,2018年获“新金融研究贡献奖”,2023年获中国银行业发展研究优秀成果奖,2024年获温州市第十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主要研究成果
(一)著作
1.《有趣的金融》,中信出版社,2016年(《当代金融家》杂志2016年“十大金融图书”)
2.主编《中国上市银行年报研究》系列,中国金融出版社
(二)论文
1.《新常态下中国银行业走向何方》,《中国银行业》,2014年第9期
2.《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关键词》,《中国金融》,2015年第11期
3.《招商银行为什么能够弯道超车》(二作),《中国银行业》,2015年第10期
4.《台湾利率市场化的逆袭者》,《中国金融》,2015年第24期
5.《直销银行子公司制改革路径》,《中国金融》,2016年第9期
6.《一个银行家的背影》,《中国金融》,2016年第16期
7.《互联网公司与银行的共生》,《中国金融》,2017年第13期
8.《警惕“无现金社会”五种倾向》,《中国金融》,2017年第16期
9.《银行业对外开放历程和深化》,《中国金融》,2018年第7期
10.《资管新规细则对银行的影响》,《中国金融》,2018年第15期
11.《理财子公司要做好四项准备》,《中国金融》,2019年第5期
12.《深化银行卡清算市场开放》,《中国金融》,2019年第11期
13.《共享经济如何走出“寒冬”》,《人民论坛》,2019年S1期
14.《中国特色对外开放的历程与逻辑》,《中国金融》, 2019年第20期
15.《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倡议:评估与展望》(二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
16.《金融稳定目标下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防范》,《清华金融评论》,2019年第11期
17.《加快破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最先一公里”》.经济日报,2020年1月13日(理论版)
18.《<商业银行法>修改的意义》,《中国金融》,2020年第21期
19.《股权质押、融资约束与企业金融化》(二作),《金融经济学研究》,2021年第1期
20.《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支持》,《甘肃金融》,2021年第2期
21.《消费金融如何助力“双循环”经济》,《人民论坛》,2021年第14期
22.《加强虚拟货币的整治与监管》,《中国金融》,2021年第11期
23.《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否会侵占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二作),《金融监管研究》,2022年第2期
24.《新规划推动金融科技积厚成势》,《中国金融》,2022年第4期
25.《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历史回顾和对策建议》,《中国银行业》,2022年第9期
26.《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Reform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Majors Based 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n the Post-Pandemic Er》(通讯作者),Sustainability 2023, 15, 8652
27.《我国中小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国外汇》,2023年第14期
28.《政府工作报告的目标与政策》,《中国金融》,2024年第6期
29.《Role of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unlocking privateinvestment in sustainable projects》(三作),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 11, Article number: 699 (2024)
30.《数字金融大文章背景下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对策》,《甘肃金融》,202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