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涛:有没有增量信息?

作者:任涛 2025年04月28日

任涛,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

3dc7f4a5a8e741fc88cf7344e8f32a73.png

【正文】

2025425日,以经济为主题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并于午间公布官方新网稿(1264字),具体解读如下,

一、形势方面:中央有清醒的认知

从新闻稿来看,在外部形势方面,中央有清醒的认知,如提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为此提出要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做好自己的事情。方向上看也非常清晰,即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要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好“四稳”(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和稳预期),以自身的确定性来应对不确定性。

这意味着,面对特朗普的极限施压策略,中方的应对策略就是对外做好斗争、对内继续做好自己的工作。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对外(尤其是非美经济体)的开放步伐和力度会进一步加大、对消费和科技领域的支持亦也进一步加大。

二、宏观政策有两点增量信息

在宏观政策上,会议提出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适时降准降息”,不过这些均属已知信息,并无新意,何时落地实施还要再看。这里有两点增量信息值得关注,

(一)明确提出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二)提出尽快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这两点增量信息可能有一定重合,但并不完全相同,第一个增量信息主要指用于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和稳定外贸等领域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实际上,从过去几点的实践来看,政策性金融工具还是以再贷款或类似工具为主,体现出在融资层面给予一定支持。

三、应对外围环境变化的一些支持政策性举措值得关注

本次会议还特别提及了为应对外围环境变化而出台的一些支持性政策举措,主要包括,

(一)加大服务业开放试点政策力度,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服务,这类服务主要指金融、法律、咨询、数据等方面,利好跨境服务业相关领域。

(二)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出要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

(三)提出要多措并举帮扶困难企业…加强融资支持(硬性要求)…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主要指外贸与内销协同推进)。

四、再提债券市场“科技板”

本次会议再次提出“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今年37日潘功胜行长指出将联合证监会、科技部等部门,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即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含创投机构)等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同时,在制度安排、创新风险分担机制、降低发行成本等具体机制设计上,也会有一定倾斜。

其中,这里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集的资金专门用于发放科技贷款、开展证券投资及进行股权投资;支持科技型企业发行中长期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加大研发投入、开展项目并购重组;支持头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创投机构等发行长期限科技债券。

五、结语

(一)现在看来,为应对中美的中长期博弈局面,中国在攻击核心技术方面的力度还会进一步加强,即产业支持力度还会加大,这是最大的确定性。

(二)从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方面来看,提出继续实施地方政府一揽子化债政策,但在地产领域基本没有增量信息,意味着先前与之有关的增量政策预期大概率也会落空。

(三)整体上看,本次会议释放的增量信息并不多,有力的增量政策更是没有,意味着相关信号仍然是比较隐晦的,增量政策的出台需要视内外形势的变化而定。也就是说,在外部形势不是特别明朗、中美博弈进入新阶段之际,中国的底牌还不会打出来,即时机还未到。

例如,会议提出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来源:梧桐树智库


关键字

增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