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城商行获得长足发展

作者: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2023年10月16日
9月21日晚间,长沙银行发布公告,宣布资产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跃身为中部地区首家A股上市万亿级城商行。这也适逢长沙银行上市五周年,无论对于长沙银行,还是城商行这一集体,都可谓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9月26日,长沙银行成功登陆A股市场。此后5年中,长沙银行从偏居长沙一隅到立足长沙、辐射湖南、连通湘粤,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多项经营业绩指标创下历史新高。近日,《银行家》发布2023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长沙银行位列第186位,入榜单九年前进了303个名次。

长沙银行的故事是我国城商行发展里程的一个缩影、一个注脚。当前,我国已步入新发展阶段,正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作为我国银行业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商行应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在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大局中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回顾城商行的发展历程,其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中主动作为、努力提升服务质效。作为服务地方的生力军,多家城商行深耕本地市场,助力当地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同时为城市更新改造、基础设施建设、重要项目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作为服务社会民生的参与者,城商行发挥扎根地方、了解民情等优势,在普惠金融、零售金融等领域,发展特色业务,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服务城市发展和满足居民金融需求的重要力量。

当前,城商行总体发展向好,主要监管指标保持稳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城商行总资产539321亿元,同比增长11.7%,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比重为13.6%。盈利指标方面,上半年城商行实现净利润1714亿元,净息差为1.63%。同时,资产质量保持稳定,风险抵补能力充足,截至上半年末,城商行不良贷款余额为529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90%,与一季度末持平,拨备覆盖率为185.8%,高于监管红线。此外,城商行还积极加强资本管理,截至上半年末,资本充足率为12.44%,较一季度末上升5个BP。

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一批城商行也实现了自身的良好发展,在业务规模、经营效益上实现跃升。截至目前,“A股万亿城商行俱乐部”成员增至8席。

回溯:8家城商行如何步入万亿俱乐部

观察这些城商行“领头羊”的表现,如何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实现自身经营能力的跃升,各行亦有共通之处。

深耕本地、深挖本土,是城商行立身之本,也是这8家城商行成功的共同标签。例如宁波银行,从历史来看,宁波银行立足于根植区域客户,坚持做“熟悉的市场、了解的客户”,战略蓝图清晰。具体来看,区域布局上,从浙江辐射长三角,再向全国经济发达地区拓展;在区域分布上,该行贷款投向主要集中在浙江和江苏省,针对足够了解的客群,有能力赚到更高的风险溢价。与之类似,8家A股上市万亿资产城商行中,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都分布于长三角,地方经济基本盘和韧性都较好,具有发达的民营经济和良好的民富基础。

同样还有成都银行,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银行始终注重全力打造公司业务核心竞争力,以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一方面大力支持城市发展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是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和支撑性工程,成都银行牢牢把握这一发展机遇,聚焦产业建圈强链和都市圈建设,全力支持成渝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密切关注区域产业发展,大力拓展绿色信贷业务,做服务城市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另一方面,倾力打造现代产业服务能力,成都银行围绕产业生态圈、重点产业链,瞄准“优势赛道、基础赛道、未来赛道”企业培育,聚焦企业金融服务需求,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强化专业化服务能力建设,做服务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排头兵”。

而继东部、西部相继产生万亿城商行之后,长沙银行凭借“立足”与“深耕”,也在中部的沃土上迅速崛起,抓住黄金期,与当地经济共同成长,助力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净息差普遍收紧背景下,零售业务被认为是商业银行增长的重要引擎,近年来不少城商行经营指标实现逆势增长,也与其加快实施零售转型密切相关。例如,今年上半年,长沙银行个人客户存款日均规模达到2896.72亿元,同比增长28.56%。据了解,基于深入的形势分析与长远战略考量,长沙银行积极打造“基础存款+财富管理+消费金融+生态圈”四轮驱动的智慧金融,使得零售业务发展快马加鞭,当仁不让地居于该行业务发展的“C位”。而持续深耕零售金融转型,也让长沙银行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长沙银行个人存款达到3044.09亿元,较2018年1028.48亿元增长了近3倍;个人贷款达到1810.96亿元,较2018年的712.10增长超2.5倍,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0.10亿元,同比增长46.04%,中间收入增长强劲。进入2023年,长沙银行围绕“3111”和“2345”客群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网点社区化营销,打造特色客群服务品牌,持续提升零售客户规模,夯实零售业务发展基础。截至6月末,零售客户数达到1711.70万户,相当于平均每4个湖南人中就有一个长沙银行客户。

在积极赋能本土实体经济、深挖零售转型潜力的背后,创新则是城商行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多家银行正借助金融科技的发展创新,推动金融产品、服务渠道、营销经营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例如,北京银行以20个科技重大项目牵引全行数字化转型向纵深推进,实现新信用风险管理系统、企业级客户及用户管理平台、场景支付2.0等首批科技重大项目投产;杭州银行持续优化数字化金融服务以及数据平台,依托数智科技推动小微金融的发展,截至2023年6月末,杭州银行小微金融条线贷款余额1274.86亿元,同比增幅14.43%;宁波银行推出了集开户结算、贸易融资、跨境投资、汇率避险等近200项功能于一体的国际业务专业平台“外汇金管家”,为外贸企业提供“全流程、全线上、全产品”,7×24小时不间断的专业金融服务。

展望:万亿之后,城商行之路如何走?

在体量迈上新台阶之后,如何在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找到进一步成长的明晰路径,已成为各城商行的“必答题”。

近几年来,复杂的内外环境和诸多超预期因素使得商业银行经营承压明显。2023年半年报显示,A股42家上市银行中,共15家银行出现营收负增长的情况,同时有5家银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负增长。

究其原因,息差收窄已经是普遍事实。央行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银行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96%,比上半年同期低25个基点;新发放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18%,比上年同期低107个基点。今年以来,LPR分别与6月和8月下调,同时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已于9月25日正式启动,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还将进一步降低,使得商业银行净息差进一步承压。

如此,对于各家城商行而言,如何抓住机遇,又如何实现逆周期的发展?

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作为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本土中小企业和城市居民的城商行,其发展与本地经济的兴衰息息相关,城商行的实力反映了地方经济的实力,城商行的壮大也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在金融服务实践中,真正坚守定位、专注主业,深耕本地市场的城商行,不但在普惠金融领域探索出了卓有成效的经验做法,也为自身优化业务结构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做实本土金融,短板在县域,希望在县域,出路也在县域。”这既是长沙银行全力实施县域战略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县域金融作为长沙银行最为突出的特色业务,不论是县域存贷款还是客户增速均大幅领跑全行和同业。截至今年6月末,长沙银行县域支行零售客群达到593.89万户,县域存款余额达到1910.68亿元;县域贷款余额达到1615.41亿元。县域金融业务的快速增长,有效助推了全行营收持续增加。

与此同时,从“规模”转向“质量”可谓当务之急。降低对利息收入的依赖,以非息收入作为盈利增长的新动力已成为行业共识,为此,各家城商行纷纷加大科技建设投入,持续加强中间业务管理,专家建议,各城商行应围绕零售业务转型持续完善和优化管理体系、产品体系、服务体系和渠道体系,坚持培育和升级存贷款、财富管理、信用卡等三大重点方向,进一步提升零售业务贡献,促进营业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在从“做大”到“做优”“做强”的过程中,推进数字化转型是必由之路。与全国性银行相比,城商行在地理区域覆盖面上存在天然劣势,为此,城商行尤其需要借助科技力量实现服务触角的延伸,大力发展移动金融,建设收集客户信息、分析客户行为、洞察客户需要、敏捷创新产品、高效运营支持的信息科技系统,通过数字化改造激发新需求和创造新模式,走出一条特色差异化的创新之路。

全方位夯实内部治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则是城商行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要加强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完善公司治理制衡机制,持续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稳慎化解存量风险,坚决遏制增量风险,落实好金融资产分类新规,加强资本规划和管理,实现服务实体经济和防控金融风险双提升。

在传统信用风险方面,作为中小银行的城商行应进一步强化产业跟踪和准入管理,从源头控制信用风险的生成,为此应加快构建数字化风控体系,更好地适应和管控业务创新过程中的风险。与此同时,利率风险也越来越值得关注。2023年以来,美国硅谷银行、第一共和银行等机构所出现的风险,表象虽是流动性风险,但背后深层的驱动因素在于利率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利率风险。基于此,银行业金融机构需强化资产负债管理,根据净息差变化以及未来的变动趋势,将利率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

此外,应不断优化业务结构。资本约束对中小银行发展的影响长期存在,考虑到外源融资的成本与可得性,中小银行一方面须强化内源性资本积累能力,另一方面优化银行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大力发展资本节约型业务,利用区域优势、客户特点走差异化发展道路。财富管理、养老服务以及新市民金融服务等,均是中小银行可以积极探索的领域。


关键字

城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