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宇:健全资本市场功能 助力财富结构转型

作者:邵宇,苗子清 2023年10月16日
邵   宇,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苗子清,东方证券博士后
               财富管理业务总部资产配置部研究员


提要


促进财富结构转型是资本市场的应有之义。目前,资本市场在支持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推动公募基金投顾业务发展等方面已经开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


目前,健全财富管理功能仍应是资本市场改革的重点方向。主要原因有: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吸引居民广泛参与资本市场;有助于补齐资本市场投资端短板。


为持续助力财富结构转型,当前资本市场应重点加强投资端的建设。具体包括:壮大成熟、中长期投资力量;丰富优质投资标的供给;着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正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财富结构正在经历重大变革。这主要表现为:金融资产占居民总资产的比重不断上升,居民投资银行理财、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资产的占比逐渐提高。


从国际经验来看,在发达国家的居民财富结构中,金融资产的占比相对较高,这有利于促进居民财富创造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更好地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居民将加入到金融资产配置的队伍中,中国居民财富结构转型是大势所趋。


推动财富转型是当前资本市场改革的重点。2023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2023年6月,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要。一个活跃的、功能更加完善的资本市场,可以吸纳更多投资者参与,还可以增加居民财富收入,促进民间消费,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未来,资本市场在助力财富结构转型方面应大有所为。


促进财富结构转型是资本市场的应有之义


  • 支持实体经济,夯实消费基础


当前,我国正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居民消费对经济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而资本市场在夯实消费基础方面的作用明显。一方面,资本市场为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帮助其扩大生产、研发创新,促进企业发展,而企业提供的稳定就业机会和劳动性收入是居民财富积累和扩大消费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资本市场是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重要渠道,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稳定经济增长。


  • 为居民提供更加多样的投资机会,实现居民财富的多元化增长


截至2022年底,沪深股市总市值接近80万亿元,我国资本市场总体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作为重要的融资和投资平台,资本市场为广大居民提供了诸如股票、债券、基金、期货、期权等多种类型的投资品种和工具。通过丰富的投资选择,居民可以进行资产配置,将财富投资于不同的金融资产品种,从而实现财富的多元化增长。


  • 优化居民财富结构,提升居民财富的保值增值效率


在过去,居民主要通过储蓄、投资银行理财或购买房产来积累财富,然而在存款利率下降、打破刚兑等政策背景下,上述模式在满足居民财富增值和风险分散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相较于其他理财产品,资本市场投资品种因承担了更高的风险,一般能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在合理采取风控手段对冲风险的前提下,有助于优化居民财富结构,提升财富保值增值效率,更快实现居民的财富管理目标。


推动财富结构转型的典型探索


  • 支持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落实


2022年11月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标志着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立,不仅标志着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迎来新的里程碑,也意味着居民财富结构转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众所周知,养老金资产是国外个人及家庭投资者的重要财富构成和金融资产。截至2022年末,美国养老金资产达到33万亿美元,总额约占美国所有家庭金融资产的31%。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已经起步,目前养老金整体规模占居民总资产的比重仍较低,参照海外经验,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是推动居民财富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资本市场在支持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2022年11月4日,证监会在《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落地当日,即发布了《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标志着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业务正式施行。证监会发布的首批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产品和销售机构名录显示,截至2022年11月18日,共有37家机构进入该名录,包括14家券商、16家商业银行、7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个人养老金基金数量达135只。2023年3月,个人养老金基金数量增至143只,代销券商扩容至18家。


此外,个人养老金顶层制度设计文件——《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于2022年4月21日出炉以来,时隔1周年,截至2023年4月20日,143只个人养老金公募基金2023年以来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平均约为3%,平均年化收益率超9%。


我们看到,在2023年前七个月,震荡的市场环境成为个人养老金基金的“试金石”。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全市场有业绩的133只个人养老金基金2023年以来的平均回报率达1.10%,其中有103只产品实现正收益,占比达77.44%。


  • 推动公募基金投顾业务发展


基金投顾业务被业界看作是推动财富管理市场和居民财富结构转型的重要抓手。与传统金融机构秉持卖方思维、侧重推销基金产品不同,基金投顾更多站在投资者的立场,能够更好地解决长久以来存在的“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难题。


基金投顾业务至少可以从三方面助力居民财富保值增值:首先,基金投顾通过深入了解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和期望回报等,帮助客户更准确地认识自身需求;其次,基金投顾侧重于寻找与客户个人需求相匹配的产品,而非推销特定的产品,增加了产品的匹配性;最后,基金投顾收费与客户投资绩效挂钩,所以更倾向于为客户寻找最佳的投资机会,解决了激励相容问题。


2019年10月,证监会启动了基金投顾业务试点。2023年6月9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推动基金投顾业务转常规。基金投顾转为常规业务之后,将更加有利于券商壮大专业买方中介力量,提升投资者服务效率和回报率,调整优化居民财富结构,其效果值得期待。


  • 带动财富管理市场持续优化升级


自2018年以来,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规模总体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截至2022年末,我国财富管理市场规模达到109.40万亿元,较2018年增长4.03%,位居全球第二。从市场结构来看,由于近几年银行理财收益不断下降、信托资产风险逐渐暴露,其在财富管理业务总规模的比重不断下降,而基金、证券、期货及私募基金财富管理业务占比则逐年上升。


其中,公募基金财富管理业务规模增长最快,由2018年的13.03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6.03万亿元,拉动整个财富管理行业增长13.65%。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3年6月末,全国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5.34万亿元,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达27.69万亿元,这意味着,公募基金行业迎来历史性时刻,超越银行理财,坐上了“资管一哥”宝座。私募基金财富管理业务规模增长则紧随其后,2022年比2018年增长7.57万亿元,拉动整个财富管理行业增长7.95%。


2023年,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与经济活动重回正轨,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呈现出较好的前景:一方面,新生代投资群体正在崛起,权益类投资成为国内财富管理机构的中坚力量,为行业带来新增长机遇;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投资市场进一步成熟,个人投资者对权益类资产的投资认知不断加强,对创新型财富管理服务模式的接受度日益提高,对多元化资产配置及海外资产配置的需求持续增加。预计未来财富管理市场将从资本与科技双向赋能、更加注重灵活与便捷性、行业监管持续强化、重视个性化定制与差异化服务等几个方向持续创新发力。


助力财富结构转型的重点方向


  • 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目前,在我国资本市场上,A股投资者数量已突破2亿,相当于每7个人中,就有1个人是资本市场投资者,其中90%以上是个人投资者。可见,资本市场是我国居民财富管理的重要平台。只有健全资本市场的财富管理功能,为居民资产配置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更好满足居民财富保值增值、财富结构优化的需要,才能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亿万居民和家庭的切身利益。


  • 吸引居民广泛参与资本市场


近两年来,受新冠疫情冲击、国内需求不足、地缘政治局势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少投资者忽略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对经济恢复信心不足,市场交易情绪较为低迷,风险偏好处于低位。同时,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短期波动较大的特征较为明显,“赚钱效应”不足影响了居民的投资热情。


目前,我国拥有2亿多股民、7亿多基民,资本市场的潜在购买力不可小觑。但是,我国当前资本市场权益类资产估值水平总体偏低,中小投资者获得感普遍不足。有机构测算,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占GDP的比重尚不足5%,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差较大。财产性收入如果迟迟不见增长,庞大的投资者群体购买力就难免受到约束。未来,只有强化资本市场的财富管理功能,切实增强居民投资的获得感,才能吸引居民广泛参与资本市场,以进一步活跃资本市场的氛围。


  • 补齐资本市场投资端短板


在资本市场融资端,推动注册制改革以来,IPO、再融资保持常态化,资本市场逐步实现“融资功能完备”的目标,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资本市场投资端建设也有长足进步,比如境外资金投资便利度大幅提升、境内专业机构投资力量迅速成长、集体诉讼制度常态化实施、市场生态持续优化等。


不过,在欣喜于上述成就的同时,资本市场投资端建设依然面临中长期资金不够充沛、专业机构资管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在全面实施注册制的新阶段,着力增强投资功能、补齐资本市场投资端短板应成为健全资本市场功能的重点,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必然要求,这有利于顺应居民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的趋势,也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融资端、投资端协调发展。


从投资端出发,力促财富结构转型


为持续助力财富结构转型,当前资本市场应重点加强投资端的建设,进一步的改革建议包括如下几点。


  • 壮大成熟、中长期投资力量


未来,应以更大力度畅通中长期资金入市渠道,更好发挥其作为股市稳定器的作用。这包括:完善多层次养老金体系与资本市场双向促进的制度设计,有效引导居民储蓄合理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源头活水;继续放宽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和范围,丰富投资品种;持续深化资本市场开放,提高A股纳入国际主流指数的比例和权重,吸引更多境外中长期机构投资;通过税收优惠、完善长周期考核等综合措施,有力引导长钱“长投”。


  • 丰富优质投资标的供给


加强投资端改革的重要抓手是丰富优质投资标的供给,未来应以更大力度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更好发挥其作为资本市场投资价值源泉的作用。这包括:鼓励引导上市公司建立常态化分红机制,提高现金分红比例;持续完善综合监管机制,提高上市公司治理能力和信息披露质量;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聚焦主业做优做强,提高其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严格落实退市制度,提高市场新陈代谢效率。


  • 着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其一,培育讲诚信、专业强的资管机构,引导其提升权益投资能力、增强投资者回报。其二,深化公募基金费率改革,逐步健全适合我国国情市情、与我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费率制度机制,降低主动权益类基金费率水平,规范公募基金销售环节收费,完善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披露机制等,优化资管机构与投资者的利益捆绑机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与投资者利益更加协调一致。其三,加强分类监管,改变机构“重规模、轻投研”“重首发、轻持营”等现象,严禁短期激励行为,加大对基金定投等长期投资行为的激励安排,将销售保有规模、投资者长期收益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从而引导机构牢固树立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的运营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