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发展评论 总第7期
目录
2022 年一季度“金融与发展”沙龙.............................................................................1
专家视角
美国货币政策转型下的中国应对(李扬)......................................................................9
加快构建包容审慎的金融科技治理机制(李扬)...........................................................15
牛年不利 看虎年发威(殷剑峰)...............................................................................20
财政不可能三角:增支、减收、控债(殷剑峰)...........................................................22
零售不良资产转让平稳推进,未来市场空间可期(曾刚 陈晓).........................................26
发展公募 REITS,打造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新引擎(曾刚 陈晓)...............................31
寻找最优解:当“三期叠加”遇见“三重压力”(邵宇 陈达飞) .......................................35
数字经济释放经济增长新红利(刘晓曙)....................................................................43
无惧 PMI 的短期下行(李奇霖)..............................................................................46
全球“紧缩”震荡,A 股步入“政策预期”交易(董忠云 符旸)......................................53
观点汇总:2022 年 1 月金融市场(王琪 ).................................................................60
观点汇总:近期财政货币政策展望(唐昕).................................................................65
2022 年一季度“金融与发展”沙龙
2022 年 1 月 22 日下午,2022 年一季度“金融与发展”沙龙在成都成功召开,嘉宾共聚天府基金小镇投资中心,畅谈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共话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沙龙由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天府新区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理事长曾刚主持。
发言嘉宾包括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李扬教授;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殷剑峰教授;中铁信托总经理陈赤;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摩根斯坦利(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远洋资本副总经理陈阳;深高投资创始合伙人李凯。资管人论坛理事、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刘晓曙也在线参与了讨论。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李扬教授以题为“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展望”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要关注三个重要事实:中国经济增长下行;美国货币政策转型的负面冲击;中央经济工作会确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和“统筹协调”“先立后破”的基本方法论。继而,进一步解读了三重压力下的中国经济,在需求端主要从居民需求下降、投资下降、基建投资下降、出口需求强度下降、消极的财政政策、金融的紧缩等方面分析需求收缩的原因,供应端主要是疫情冲击,而制造业和非制造业 PMI 的下降表明了预期转弱。中央经济工作会确立的新战略及货币财政政策的调整空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最后,强调了在成渝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设中,发展 ESG 投资、绿色投资、特殊资产管理和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中铁信托总经理陈赤认为,现在的信托业应该是在过寒冬。去年以来,信托业的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这主要是由于金融监管政策的导向,特别是资管新规的实施。监管规则的变化带来了很多限制,推动信托业的转变。市场也在推动信托公司的转型,比如在去年的房地产动荡中,我们意识到了对跨周期的风险判断不足,对跨市场的风险交叉影响认识不足,对多个政策合成影响研究不足,这推动信托业去转变房地产带有信贷特征和刚性兑付的业务。未来,监管导向和市场变化推动信托公司不得不从原来卖方业务转向买方业务,从利差收入转向佣金收入,从刚性兑付转向卖者尽责,买者自负,推动信托业由原来类信贷机构转向资产管理机构和财务管理机构。信托业的发展不再仅局限于投融资工具、还可以在比如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员工持股信托计划、管理社众性资金等多个社会经济领域发挥作用。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殷剑峰教授认为,未来疫情的演化决定了全球经济的复苏状况,若 2022 年春季之后疫情淡化甚至消失,加之各个国家经济基本面和人口状况差异,预计 2022 年全球经济将进入不均等复苏状态。目前,不均等的复苏主要体现在 PPI 和 CPI 上,包括以美国为典型的美洲地区 PPI 和 CPI 双高、以中日为典型的高 PPI 和极低 CPI 以及其他大部分地区的高 PPI和较低 CPI 三类情形。中国当下面临的高 PPI 和极低 CPI,主要源于两大方面:一是外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加之国内运动式减碳等政策,二是后人口红利时期甚至人口负增长大背景下的房地产调控与房地产市场不振、持续萎靡的消费和投资以及财政支出紧缩。未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应该是从物质再生产转向人口再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