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观点 第230期
目录
世界热点
通胀压力的全球供给端原因
导读:随着经济从COVID-19衰退中复苏,美国通货膨胀率飙升。这一现象不仅出现在美国,其他发达经济体也面临类似的通胀压力——尽管强度不尽相同。本文将借鉴当前的国际经验,对美国通胀的驱动因素进行评估。特别的,我们利用国家层面的不同通胀衡量指标与一些全球供给侧变量之间的联系,来揭示哪些共同的跨国因素推动了通胀。我们的主要发现是,全球供给因素与各国最近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通胀以及商品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通胀密切相关,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最近一轮通胀加速期间。
地缘政治风险可能使美联储边缘化
导读:“地缘政治风险”很可能是美联储在3月份放缓收紧货币政策的一个原因。随着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美联储将再一次利用“地缘政治风险”理由对货币政策的变化保持谨慎。目前,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对峙削弱了消费者信心,而如果美联储继续收紧货币政策的话,将加剧削弱。
入侵如何打击美国和全球经济
导读: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引发了一场全球政治危机。这场战争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危害。战争会打击股市,推高能源价格,使美国通胀情况恶化,使欧洲军费开支增加。美国可能面临来自俄罗斯的网络战争。
俄罗斯的战争及全球经济
导读:鉴于俄罗斯经济规模仅占世界经济的3%,人们很容易认为乌克兰战争只会对全球经济和金融产生轻微影响。政策制定者和金融分析师需要避免这种想法。
中国的援助是否使受援国受益?来自元回归分析的证据
导读:本文对来自15项研究的473个估计值进行了元回归分析,以评估有关中国援助有效性的实证文献。在考虑出版物选择偏差后,我们发现,平均而言,北京的对外援助对受援国的经济和社会成果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对治理产生了相反的影响,尽管规模可以忽略不计。我们还表明:(i)未能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的研究不太可能被提交给期刊,或被接受发表;(ii)结果不受作者的机构隶属关系驱动。研究特征的差异,如所考虑的发展成果类型、中国援助变量的衡量方式、研究的地理区域和出版渠道,解释了文献中报道的中国援助有效性估计值的异质性。
住房通胀即将上升
导读:我们研究了最近住房和租赁价格的上涨如何影响美国的通货膨胀前景。2021 年,住房降低了总体通货膨胀。虽然以私人市场为基础的房价和租金指标出现了创纪录的增长,但在截至2022年1月的12个月里,政府衡量的住宅服务业通胀率仅为4%。在解释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后,我们估计,如果过去的关系保持不变,CPI和PCE中的住宅通胀成分可能在2022年接近7%。这些发现意味着,住房将对2022年的总体通胀做出重大贡献,从PCE的1个百分点到核心CPI的2.6个百分点不等。我们预计,到2023年,住宅通货膨胀率将继续上升。
货币与支付:数字化转型时代的美元
导读:为了使一个国家的经济有效运转,其公民必须对其货币和支付服务充满信心。美联储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致力于通过促进货币稳定、金融稳定和安全高效的支付体系来维护公众的信心。本文是美联储与利益相关者就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进行公开讨论的第一步。就本文而言,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被定义为公众广泛使用的中央银行的数字负债。从这个角度来说,它类似于数字形式的纸币。本文旨在促进关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以及美国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的潜在利益和风险的广泛而透明的公开对话。本文无意推进任何具体的政策结果,也无意表明美联储将就发行美国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的适当性做出任何迫在眉睫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