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川:估值革命——从自由现金流到成长性驱动的价值模型(七)
                        本文关于时间要素对估值影响的研究,相较于传统估值方法有三大重要突破:一是“有效价值期”,这个概念是对DCF方法中戈登模型的颠覆,即估值不存在永远增长的永续价值,存在“估值终点”。二是“隐含终值的动态回收期”,这个概念是通过对历史价格下动态回...
杨川:估值革命——从自由现金流到成长性驱动的价值模型(六)
                        上文开始介绍“成长性驱动的价值模型”(Growth-Driven Value Model,GDVM)的PEGR公式,PEGR公式是估值水平(市盈率P/E)与①盈利能力(增长率G),②风险水平(折现率R)和③投资耐心(投资期n)这三要素之间的量化估值公式,这个公式也是彼得林奇推崇的P...
杨川:估值革命——从自由现金流到成长性驱动的价值模型(五)
                        上文更加深入地揭示了自由现金流(FCF)理论的基础性缺陷:其一,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冲突,用现金流表达的价值与财务会计体系的净利润价值无法通用(无法达成专业共识);其二,自由现金流会导致业绩扭曲,且更容易被操纵;其三,自由现金流把资本支出...
杨川:估值革命——从自由现金流到成长性驱动的价值模型(四)
                        前述的FCF理论的一些重大缺陷可以在实际FCF方法的使用中被发现,但还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不易被发现,这些问题对估值的误导也不可小觑:其一,现金流估值方法与会计准则的冲突;其二,自由现金流方法权责错配的误区;其三,加权资本成本的理论缺陷;其四,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