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范围内数字化法币的时代或许即将来临。据大西洋理事会数据,目前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探索数字货币。迄今为止,已有11个国家全面启动了CBDC(央行数字货币),其他国家正处于开发的后期阶段。此外,国际清算银行(BIS)去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预计到 2030 年,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的 24 家央行将会实现数...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水平逐步收窄,银行业营收增长遭遇挑战。通过分析A股上市银行2023年财报可以发现,规模效应对银行利息净收入增长的贡献在减弱,结构性因素成为影响银行业营收、净息差变化的关键变量,中小银行可通过优化调整公私存贷结构、大类资产结构、中收结构等方式进行应对。
《利率史》(第四版),悉尼·霍默、理查德·西勒著,Rutgers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肖新明、曹建海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
资产的价格与资产的内在价值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资产价格是指资产买卖双方在某个时点达成的交易金额,二者经常表现得不一致,资产价格会时常波动,且常常会大幅度地偏离资产的内在价值;但是从长期来看,资产价格能够较好地反映资产的基本面,它总是围绕着资产的内在价值波动。比如,股票市场上的价值投资者所遵循的基本...
随着国际交往重启,跨境支付需求加剧,央行数字货币有望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相较于现在基于双边代理银行还有时区等复杂关系,央行数字货币的交易时间更短,交易链更加简洁。
百年变局加快演变,国际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作为国家重要根基的金融业将面临新的考验。中国式现代化意味着必须坚持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以高质量发展为金融业改革发展的主题,不断加强国家金融治理体系建设,推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能力提升,持续深入推进国家金融治理现代化。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广泛兴起、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新态势,中国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顺应全球科技革命新趋势、前沿科技创新潮流,也是通过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逐步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新一轮经济增长。新质生产力聚焦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主要围绕...
数字货币是代币化的货币,代表新的货币流通方式,而不是新的货币创造方式,对数字货币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货币本质的认识。
中国经过数十年的经济积累,现代金融体系逐渐走向成熟,金融市场建设、金融机构发展和金融监管改革等取得实质性进展,上海、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步提升,已经初步具备建设金融强国的金融要素。中国提出金融强国建设的一大关键在于构建中国现代金融体系,其核心在于坚持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目前基本形成发展逻辑和...
近期,随着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度报告的陆续出炉,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净息差的继续下跌引起市场广泛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