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刚专访:六部门发文规范供应链金融!如何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作者:曾刚 2025年05月08日
曾刚,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自2025615日起施行。对此,经济之声《财经态度》专访了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对政策进行了权威解读。


曾刚指出,供应链金融业务涵盖应收账款融资、预付账款融资、存货融资和供应链票据等创新品种。本质上,这一模式是以核心企业为纽带,连接上下游企业,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产业链各环节的资金需求。政策对供应链金融的规范,将进一步明确标准和各方责任,有助于营造公平、透明、高效的行业生态环境。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能有效缓解“回款难、融资难”的问题,另外,还将推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创新,实现产业链共赢发展。

通知明确要求,供应链核心企业需及时支付中小企业货款,并合理共担供应链融资成本。曾刚认为,这意味着核心企业不能将融资成本简单转嫁给中小企业,而应结合交易关系等因素,对成本进行合理分担。当前背景下,与中小企业相比,大企业往往具备更强的风险承担能力和更低的融资成本,更应主动承担更多成本和社会责任。

曾刚强调,从长远来看,要切实降低产业链整体融资成本,除了要求核心企业履行更多责任外,还需发挥数字化手段优势,降低对核心企业信用的过度依赖,推动供应链金融“脱核化”。与此同时,通过多元化产品供给和协同共建行业平台,将有效提升供应链金融的健康发展水平。

通知还明确,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的付款期限原则上应控制在6个月以内,最长不得超过1年。曾刚分析指出,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作为传统纸质应收账款的升级,有效提升了登记、确权和流转效率,防范了造假风险。付款期限的明确,有助于缩短中小企业资金回收周期,切实保障其资金流动性与经营安全。

总体上看,《通知》将为中小企业营造更加公开透明、公平高效的融资环境,进一步释放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潜力。相关规范的施行,有望推动我国供应链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刘笑男 王昕宇


来源:央视财经2025年5月7日



关键字

供应链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