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刚:聚焦培养新动能,以科技创新服务壮大耐心资本

作者:曾刚 2025年03月28日

曾刚,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


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家广告研究院、金司南金融研究院协办的“韧性与共赢:耐心资本与可持续发展大会”于3月26日至28日在云南昆明举办。


27日上午,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在大会上围绕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就如何发展新动能,如何壮大耐心资本,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表了演讲。

80b6a8328a68f9d96a0ffa7316fdb51d.png

自新质生产力概念提出后,为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动能,耐心资本概念也逐步提出,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耐心资本的重要性。对此,曾刚表示,资本市场是整个耐心资本体系构建的核心,在科技金融创新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耐心资本培育就是把资本市场的改革作为首要突破口。


谈及关于目前亟需关注耐心资本的原因,曾刚表示,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培养新的动能。中国经济发展在经历过工业化阶段、城镇化阶段后,当下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调整,新的动能在培育,新旧动能转化过程当中,总需求的不足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之一。


如今,金融机构所面临的资产投放困难已从短期变成了长期挑战,这是经济结构转型当中的必然结果。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如何寻找未来的方向?曾刚表示,投资未来有可能的“增长空间”尤为重要。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技术驱动,而科技创新则是驱动新动能的关键。“科技创新的核心不局限于传统产业,更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科技发展的目标是要开拓新的产业方向,形成新的市场,带动新的发展。”曾刚说。


谈及如何构建耐心资本体系,曾刚随后从“政策、机制、模式、产品”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未来耐心资本体系构建的重点。首先是政策支持。耐心资本面临着科技创新和不确定性,因此在过程当中需要稳定的政策支持。第二,是耐心的机制。对此,考核机制是增强“耐心”的关键一环。一方面,要注重培育客户的长期理念;另外,在资管机构的定义和监管方面,也有很多优化的空间。第三,是模式。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核心业务特征不同,客群不同,核心能力不同,因此机构应尽量进行差异化选择。第四,是产品生态。核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长周期陪伴,二是生态的服务体系。全生命周期服务不仅体现在金融服务的支持,也包含非金融服务的整合。此类服务体现出的“耐心”,不止表现在简单的收益层面,更为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提供支持,为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搭建长期关系,以及提升客户黏性提供助力。


最后,曾刚总结称,耐心资本是支持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手段,也是金融服务未来需聚焦的领域。在服务国家战略,不断探寻未来发展空间的过程中,需要在政策、模式、机制以及产品层面上全方位地协作调整,创新与尝试。


本次大会由泰康资产、云南信托特别支持,国投泰康、华能信托、易方达投资顾问、邮储银行云南省分行支持。


关键字

耐心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