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奕:资本新规来了,内部评级法还要不要搞?

作者:姚奕 2023年12月14日
姚奕,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主任
            GIFP首席专家

资本新规落地已足月,引起业界高度关注,我也为众多银行同业开展了培训讲座,这其中有个有趣的现象:我只讲信用风险权重法,大家也只感兴趣信用风险权重法,内评法的情况和主要变化等一概略过。虽然也讲得口若悬河,风生水起,但要知道我的老本行是做内部评级模型起家的,这刀剑入库尘封已久,是内评法不重要了吗?

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事儿——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二档银行别划走,和你们也有大关系。

我们的思绪先回到10年前,那是2012年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公布之后,第一批早在2005年就开始建设内部评级体系的六家大银行——工农中建交+招商,在经过银监会多年检查、提意见、整改、再审批之后,终于在2013年获得国内首批实施内部评级法的资格。这事儿直接带动了一波国内建设内部评级法的热潮,不仅所有的股份制都加快进度,基于前期早就建设的内评模型递交了达标申请,众多城商行也纷纷跟进(除了单家行外,山东城商联盟牵头了十家银行的联合建模项目),连农商行队伍也在银监会总会推动下直接推举了一批试点农商行(除了上海北京天津重庆成都之外,还有当时颇有创新色彩的苏南八家农商行联合建模项目)开展内部评级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这一波建设一直持续到2016年,成为了内部评级法在国内的高光时刻。那些年我去银行交流,被问得最多的就是“姚老师,我们银行有没有必要建内部评级体系?有机会给我们讲讲内部评级法?”
c7c7f98e4e63a7289af4896f979ba1c7.jpg

当然,这一波的建设颇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除了第一批六家以外,再也没有其他银行获得银监会的批准,大家感觉就被像被吊在树上的蚂蚱,风吹日晒,终不能入土为安。这多少消磨了大家的热情,这波热度也就逐渐消退下去趋于平淡。

当前,新的资本管理办法又来了,但似乎内部评级法已经不再是宠儿,一方面办法本身就对内部评级法加上了诸多限制,包括适用范围的限制,参数最低底线的限制,等等。美联储7月份发布的美版巴塞尔协议更是直接枪毙了内部评级法,引起惊讶之余,再次让银行同业对于内部评级失去了兴趣。

但内部评级法真的没用了吗?特别是对于第二档银行,它还有意义吗?我们来深入讨论一下。

首先,要对内部评级法的各个概念予以清晰地分辨,涉及内部评级的概念有:内部评级模型,内部评级系统,内部评级体系和内部评级法这四层意思。

c3ba20e2ecbbe9293de77f78b0140c75.jpg

内部评级模型是内部评级的一切起始基础,银行通常兴起的项目都是建设内部评级的模型,通过量化的模型方法,利用历史数据找到违约的规律,用这样一套模型,对信贷决策提供辅助支持帮助。虽然建这套模型,原来的本意是为了达到内部评级法验收的目标,但绝大部分银行是从内部的应用开始的,也就是将这套模型放到实际的信贷审批流程中去,发挥实际的封控作用。对此我要强调两点, 第一,模型在内部的使用是不受监管限制的,不需要得到监管的审批;第二,内部的充分使用本身也是内部评级法未来有无可能得到监管审批通过的必要前提。

9466c92eb700c4b9ce0a13c7f909c48f.jpg


当然内部评级模型本身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它要靠配套的政策、数据和IT系统的支持,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所以记住模型加政策、数据和IT系统这四维一体组成了我们所谓的内部评级体系,而这套IT系统,我们就把它称之为内部评级系统。内部评级系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系统,它与信贷系统发生高密度的交互,既具有支持实时业务的功能,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风险管理平台。以内部评级系统作为核心的内部评级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航母群,它才是真正发挥实际风控作用的主体。


ed1f78ef5b3ee5c429a37ce9f5e9262e.jpg


到这里,所有的和内部评级有关的概念,都围绕银行内部的使用展开。何为内部评级法?只有前述的内部评级体系,得到监管的验收通过,银行才有资格说自己使用内部评级法的结果(PD,LGD,EAD)来计算监管资本的要求,即资本充足率的分母——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同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基于内部评级法计算的资本充足率结果,进行第三支柱的对外披露和向监管的报送。

所以简单来说,内部评级涉及两个层面,一个是瞄准内部使用上的,而另一个是以监管达标验收为目标,前者是后者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但这两者无论从投入上,复杂程度上,要求的细致度上都有天壤之别。你知道第1批6家达标的银行,在合规上花了多少的代价和成本吗?仅以我当时所在的交通银行为例,体系建设和应用花了三年多,达标申请一年多,后期的整改两年多,经过多轮的验收,才最终通过,光是那些内评达标申请材料,就多达上万页!要符合的监管条款有上千条!所以我们以后谈及内部评级,一定要把这些概念分清楚,本质上是搞清楚银行使用内部评级的目的是什么。

搞清楚了这些相关概念,我想要强调内部评级可是个好东西。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末诞生以来,本质上他代表着一种先进的量化的风险管理理念,他不仅帮助银行提高了风控效率,提升了风控的标准化程度,还大大提高了风控的平均准确度(在小额分散的零售上尤其如此)。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进入国内以来,受到国内银行业的普遍关注和追捧,也是一种自然的现象,这体现出我们追求先进理念的美好愿望。在那一波比较火热的内部评级建设浪潮中,银行普遍以监管达标作为未来目的,这很显然是在我们对此理解不深的情况下混淆这两种目标所导致的必然结果,这也大大增加了银行实施内部评级体系的成本(尤其是大量的合规成本),而最后验收的不了了之,也直接导致了大量实施内部评级法的银行处在一种尴尬的位置里。

回到这次资本管理办法的发布上。实际上绝大部分银行已经将办法的落实,工作从风险管理部转移到了计财部来牵头。这不仅体现出一种务实的合规思维,更体现出银行对资本办法理念上的明显转变。我把它称之为分两步走。第1步是按最低要求的合规,那么除了第1批那6家银行以外,其他所有银行都只需要用信用风险权重法计算资本充足率即可,这事儿本来就是计财擅长的事情;其次才是第2步的工作——更高的精细化管理要求,银行完全可以以此次办法的实施为契机,扎实提高内部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水平,那就是考虑借鉴内部评级法的思想精髓,尝试建立起符合自己银行信用风险审批需求的内部评级体系,面向内部的使用为目标,扎实提高自己的信用风险,精细化管理水平。但我再次强调,绝大部分银行不要以内部评级法的申请达标作为目标,这是不切实际的,也会极大增加银行的时间成本和财务投入。

764987890637a5993235b48e8ac1e0fe.jpg


最后,我想针对内部评级法总结起来就是这样几句话:

要不要建内部评级体系?我的建议是以2,000亿信贷资产规模作为临界点,超过这个规模的银行值得做内部评级体系的尝试,因为大体量规模效应下量化模型的控制是非常有意义的;规模太小的银行建设内部评级体系就不值当了。

什么时候建内部评级体系?如果没有精力,可以先以满足合规为目标,将内部评级体系的建设规划放到2025年(度过明年一年的并行期再说);如果有精力和财力,内部评级体系的建设,完全可以和办法合规并行启动,还是那句话,早建设早获益。

怎么建内部评级体系?奉劝绝大部分银行,千万要以内部的应用为目标,绝对不要去申请达标合规。你会发现你一身轻松地走在提高风险管理的路上,虽然这条路也有风雨,也有坎坷,但总比你直接爬上悬崖要轻松的多吧。

来源:微奕术


我们提供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体系服务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已于2023年11月1日正式发布,引起业界高度关注,并带动银行业新一轮项目建设高潮。资本管理办法的项目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将会影响到银行的风险管理、资本规划、利润分配及薪酬制度等各领域;同时,项目实施过程也需统筹协调,充分借鉴业界经验,以此达到最佳实施效果。
基于此,依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专家资源和专业能力,紧跟市场热点和最新监管要求,我们可为中小银行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方案,协助银行建设资本管理体系,从而符合监管要求。合作方式及服务内容主要涵盖:
1、全面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规划设计和咨询;
2、专业的RWA系统及报表体系建设;
3、新资本协议相关的业务培训;
4、项目监理及验收服务。

服务请洽
    联系方式:
姚先生,135 2465 7723
杨先生,137 6133 9183
王先生,159 0047 8912

    微信公众号搜索: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GIFP
安硕信息
微奕术


关键字

资本新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