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订阅
关于
专家
会议
研究
咨询与培训
机构
浦江银行业论坛
资产管理人论坛(财富管理研究中心)
宏观金融研究中心
银行业研究中心
保险业发展研究中心
前沿金融研究中心
产业数字金融中心
园区产融发展研究中心
金融品牌与文化研究中心
绿色与可持续金融研究中心
普惠金融研究中心
自贸区金融研究中心
全球化研究中心
长三角供应链金融研究院
首页
研究
专家视角
曾刚:我国将把价格水平预期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目标之一
作者:曾刚
2023年12月25日
曾刚,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已多次提出,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增了“价格水平预期目标”这一提法,要求“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对此,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
认为,这反映了货币政策目标开始更多关注价格。海外主要央行一直把预期通胀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比如,当实际价格低于预期通胀目标时,货币政策取向要偏向宽松,以促进经济扩张、向好。
今年以来,我国物价在低位运行。
曾刚
认为,在此背景下,这一新提法意味着,我国将把价格水平预期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目标之一,并把如何促进CPI、PPI合理上行、推动经济温和扩张,作为明年货币政策的着力点之一。预计明年货币政策可能将通过价格水平的合理上升,引导市场预期上行,以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12月8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沿用了这一提法。
从“精准有力”到“精准有
效”,
曾刚
认为,这强调了货币政策效能,而非一味强调货币信贷投放规模的扩张。如果信贷规模扩张效率较低
,不仅浪费了金融资源,还会形成潜在风险。“精准有效”意味着要更追求货币政策的效果,抓住痛点、疏通梗阻。
关键字
货币政策
融资规模
货币供应量
文章链接
https://www.shifd.net/yanjiu/detail/9631.html
相关研究
董希淼:发挥首席信息官“桥梁”作用
潘晓俊:江苏为何坐拥两家最强城商行?
任涛:9月外贸数据依旧亮眼
曾刚:“十五五” 时期我国金融业将迎来转型升级的关键窗口期
潘晓俊:打破普惠金融内卷的“脱核”利器
作者的其他研究
曾刚:“十五五” 时期我国金融业将迎来转型升级的关键窗口期
曾刚: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解风险工作稳步推进取实效——“十四五”银行业发展成就专家谈
曾刚:创新驱动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
曾刚:人工智能如何影响金融业变革?
曾刚: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推动区域合作的深化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