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7年起,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召开过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作为金融系统最高规格的会议,每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均对我国下一阶段的重大金融改革方向和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在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组建的基础上,“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更名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并于北京召开。总...
自今年7月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之后,针对民营企业的痛点难点,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连续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
近日,财经中国2023年会暨第21届财经风云榜·银行业论坛成功举行,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对整个银行业在转型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和接下来的发展思路进行分享。
资本新规落地已足月,引起业界高度关注,我也为众多银行同业开展了培训讲座,这其中有个有趣的现象:我只讲信用风险权重法,大家也只感兴趣信用风险权重法,内评法的情况和主要变化等一概略过。虽然也讲得口若悬河,风生水起,但要知道我的老本行是做内部评级模型起家的,这刀剑入库尘封已久,是内评法不重要了吗?
12月8日,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屠光绍在2023滴水湖新兴金融年度大会“科技创新、智慧金融与协同发展”分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创新资本集聚与地方科创发展》。他表示,科技金融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的首篇文章,科技创新、科技引领是我国下一步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的任务,不仅关乎现在,更关乎...
近日,2023年度(第九届)北京金融论坛在北京召开。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以《智能时代银行业的机遇和挑战》为主题,在会上发表主旨演讲。
近日,国务院印发《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这份涉及7方面、80条的“政策大礼包”,究竟能为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进一步扩大开放带来怎样利好?又对上海的紧抓落实提出怎样的要求?
研究日本经济衰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方面的国内外著作颇多。其中,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的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出版的《大衰退:宏观经济学的圣杯》(2008)一书,针对1990年至2005年的日本大衰退进行了详细考察,从分析日本企业在经济衰退之后如何修复受损的资产负债表入手,创造性提出了资产负债表衰退的重要论断,为解释...
11月30日,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殷剑峰发表题为《如何防治“日本病”》的演讲,针对“日本病”的成因及中国该如何防治“日本病”进行了一系列的观点论述。
科技金融是一篇大文章,股权投资尤其是风险投资在科技金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高度重视其战略地位,用更大力度推动股权投资特别是风险投资的发展。11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出席2023中国股权投资西岸科创金融大会,聚焦金融强国建设中的股权投资发展,分享了三方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