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穿越周期的道与术 | 穿越周期: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思考

作者: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2024年01月05日
站在年末总结形势、策略、方向,有助于理解宏观环境带来的具体影响,也有利于商业银行针对性调整新一年的动向。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作为典型的顺周期行业,宏观经济发展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经营。净息差收窄压力、资产质量管控压力抬升、资本补充压力加大等多重挑战下,对于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而言,如何在落实中央会议精神,优化金融服务的基础上实现防范金融风险,已成为必答题。

以浙商银行为例,多家商业银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战略高度及早思考和谋划优化资金供给、“穿越周期”,以期实现稳健、可持续增长,在这方面已出现了有益探索。
经济周期波动之下,银行如何稳健增长   

今年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应出尽出,经济企稳向好态势明显。但也要看到,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

可以看到,在复杂严峻的外部挑战下,净息差收窄压力已成为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一方面,社会融资成本下降明显,企业贷款利率已来到历史低位,人民银行数据显示,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2%,比上年同期低18个基点;另一方面,尽管商业银行已下调各类型存款利率,但存款定期化趋势仍在延续,存款成本下降的幅度小于贷款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亦再次强调“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业内普遍预计,后续资产收益率仍将继续下行,银行业息差仍然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净息差收窄对商业银行盈利情况的影响已有所体现。平安证券发布的报告显示,从42家上市银行三季报看,2023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2.6%,增速较2023年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按照期初期末余额测算,上市银行三季度年化净息差环比收窄7个基点至1.89%,其中行业整体资产端收益率环比下降6个基点至4.15%,负债成本率季度环比上行0.3个基点至2.08%,资负两端均对息差造成不利影响。

经济周期波动背景下,除了净息差承压外,商业银行经营还面临部分业务信用风险抬头、资产质量管控压力抬升、资本补充压力加大等多重挑战。

在2023年中国上市银行发展论坛中,毕马威中国金融业主管合伙人张楚东表示,展望未来,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依旧存在,行业监管持续趋严,对银行业的短期业绩表现、长期经营能力以及应对未来市场和政策变化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金融工作的重要性提到了空前的高度,首提“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新时代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并部署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接受新华社采访谈到如何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时强调,“盘活存量贷款、提升存量贷款使用效率、优化新增贷款投向,这三个方面对支撑经济增长的意义本质上是相同的”。

提升商业银行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配比

以浙商银行为例,为应对经济下行对银行经营的影响,浙商银行提出了智慧经营的理念和“垒好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压舱石”的经营策略,实现“在经济好的时候,银行经营也很好,但不追求最好;在经济下行的时候,银行经营状况不至于很差;但总体是平稳的”。

在此经营策略下,浙商银行对整个国民经济十个大类行业、52个二级行业以及75个三级行业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从中择选出22个与经济周期弱敏感的行业,主要是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一些生活生产必需的行业。同时,浙商银行通过对42家上市银行数据研究发现,提高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配比显著提升了风险加权资产回报率,特别是在经济增速相对较低的背景下,加大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配置能有效提升风资回报率、降低不良贷款率,带来了更强的抗周期能力。

实践证明,经济周期弱敏感行业资产表现稳健,起到了“压舱石”的效果。数据显示,2023年1-9月,浙商银行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实现营收153.7亿,同比增长36.3%,营收占比32%,较年初提升3.47个百分点;弱周期行业实现营收20.28亿,占比4.22%,弱周期行业贷款的不良率为0.42%,比全行的不良贷款率低1.03个百分点。
“当前银行体系中仍然存在潜在风险,如果银行能更加关注配置去构建一些弱敏感资产,对于增强金融稳定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降低银行机构脆弱性是有帮助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表示。

控制授信集中度,分散风险

“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分散化的资产负债配置是银行减少资产负债表风险同频共振的基础,如何完善多元化均衡资产结构,如何通过控制授信度来分散风险,是商业银行在当前背景下需要探索的。

从当前市场来看,包括信用卡(含分期)、个人住房按揭、个人消费贷(剔除联合贷),单户余额1000万元以下(含)的普惠型小微贷款等,都能一定程度上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

例如,今年前三季度,浙商银行小额分散资产实现营收91.66亿,营收占比19.08%,较年初提升2.25个百分点,其中零售业务营收占比提升明显,较年初增长2.9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新增贷款一半以上投向零售、小贷、供应链金融。

值得关注的是,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近年来,银行积极开拓供应链金融服务。基于产业链稳定、真实的交易背景,从应收账款入手,银行会给予核心企业一定的供应链管控额度,并依托大数据风控平台和上下游交易信息,对下游分销商进行征信“画像”和线上自动审批放贷。而这实际上也与“小额、分散”契合。浙商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等纷纷建立供应链金融平台。

平安银行运用“金融+科技”能力不断创新业务模式,优化金融服务体验。截至2023年6月末,平安银行通过“平安好链”平台累计为34,125家企业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平台交易量1,046.82亿元,同比增长25.1%;全年通过“平安好链”平台促成的融资发生额365.96亿元,同比增长35.4%。

针对产业链上游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中国银行则推出了线上融资产品“中银智链·融易信”,为上游多级供应商提供了全流程线上化、纯信用的保理融资服务,并不断更新全新子链,助力各行各业转型升级。

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德勤中国副主席吴卫军认为,商业银行应改变对于息差收入的过度依赖,逐步提升非息收入在收入总额中的比重,降低收入和利润相对于经济周期的敏感性。

与之出发点一致,浙商银行提出客户服务总量(CSA,Customer Service Aggregate,也称“代理投融资服务”)的概念,即关注“客户”“服务”和“量”的集合,而不是银行从客户那里赚取了多少息差收益。衡量的是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规模和效率,比拼的是银行综合金融服务的能力,体现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

商业银行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可以与客户的互惠关系更为长久稳定,客户结构、负债结构上也会发生改变。其中,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加快推进零售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浙商银行最近专门召开了2024年零售板块开门红启动,行长张荣森要求,新的一年要加强大零售客户基础攻坚,客户、产品、销售三箭齐发,激发零售财富动能,足以见得该行对大零售作为第一大板块的重视。

此外,国内最早选择以零售金融为发展主线的银行,招商银行是业内公认的“零售之王”。今年以来也达成多项里程碑:7月,招商银行披露旗下公募基金保有规模突破1万亿元大关,成为首家公募基金保有规模突破万亿的银行;8月末,招商银行APP用户数突破2亿,当前APP用户对借记卡客户的渗透率已接近90%;截至9月末,零售AUM(资产管理规模)突破13万亿元,招商银行大财富管理业务基础持续巩固。
“只要AUM不断做大,随着市场轮动变化,就会‘东方不亮西方亮’,实现相互弥补,提升非息收入的稳定性。”招商银行行长王良曾公开表示。

同样加码零售转型的还有中信银行。今年前三季度,中信银行持续推动“零售第一战略”,零售信贷业务中按揭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和信用卡贷款实现良好增长。中信银行表示,下阶段仍将在资源配置上对零售倾斜,全力支持零售信贷投放,中长期目标是实现零售与对公信贷存量规模达到1:1。

推动商业银行转型势在必行,其中一个重要课题是——平衡好短期增收和长期发展的关系,稳扎稳打,穿越周期、平滑周期,筑好护城河,夯实基础才能够进一步向上发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已经提纲挈领指出发展的重点与方向,下一步,商业银行应当切实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强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从银行估值角度来看,行业内专家也认为,通过采取布局丰富全面的中间业务品类等,做大流量,做深客户黏度,银行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估值也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