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多年,财政部再次发行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大型银行,引发了市场广泛的关注。从注资的目的、监管制度、金融市场环境以及国有商业自身等各方面,均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与当年“雪中送炭”、化解风险的目的相比,此轮注资重点在于促进发展,期望通过夯实国有大行的核心一级资本,是为其更好落实国家一揽子政策、强化对实体...
数字金融时代,消费者在面对复杂的金融产品时,往往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地位。随着诸多问题的出现,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金融机构在进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时应重点围绕八大核心权益压实自身责任,制定应对措施。
世界经济秩序加速调整和贸易摩擦不确定性增加,权力转移大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央行很重要,而财政为什么更重要?很多人回答不上来,并将世人贴上“既不懂财政,也不懂央行”的标签。实际上,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需要回归常识,而非要故弄玄虚地搞一些似是而非的逻辑出来,盲目且执着地向读者灌输“央行为王”的信条,这无疑是近年来盛行的玄学之论,是非常不自信且内心狭隘的一种外在表现。
西欧和日本近十多年一直利率低,银行盈利能力较弱。2023年,由于通胀和加息,西欧银行盈利能力飙升,日本银行盈利能力也有所提升,而中国“全球银行1000强”上榜银行的平均ROE降至9.05%,在主要区域和国家中仅高于日本。西欧因通胀带来的银行盈利飙升难以持久,中国银行业盈利能力还能恢复吗?
橡树资本的霍华德﹒马克斯说:周期永远存在。他说,“这次不一样”是投资世界最危险的5个字,可是说“这次不一样”的人特别多,但事后往往会发现,“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却总是惊人地相似”,事实上每次没什么两样。但是,美国这次遭遇的经济短周期与以往确实不一样。外生因素扭曲了正常的市场化运行逻辑,引起美国经济...
已经一年时间未更新公众号了。一则是自以为把该说的话都说了,二则也是因为许久没有发生什么让人兴奋的事情了。这几天不同。即使用“久旱逢甘雨”来形容“924”三部委联合政策宣示和“926”中央政治局会议,肯定也是一点都不为过。然而,在经历了三个波澜壮阔的交易日之后,周末冷静下来思考的一个问题自然就是:市场还能...
随着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深入推进,数字化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不管是商业银行还是实体企业,都在积极推动数字化。然而,我们发现,一些企业对“数字化”有所畏惧,一些企业感觉“颇为神秘”,一些企业则略显盲目跟随。准确理解数字化的内涵是积极推动数字化的关键。在此,我们试图在简单追溯历史的基础上,探讨“数字...
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会在主业技术的衰退期到来之前出现“第二曲线”或“第三曲线”,从而打破上述周期结构。比如美股标普500前十名的科技企业就是持续创新的典型代表,其不断的股份回购,,说明其强大的创新动力会让今天看起来似乎很高的股价,在未来价值上升的巨大空间中只是处于半山腰,甚至山脚的位置。
企业的股权投资价值来自盈利,即净利润的增加。在资产负债表中利润也是股东权益增加的主要来源。传统的DCF(Discounted Cash Flow,折现现金流)估值方法,用自由现金流来代替企业价值,存在很大的弊端。因为自由现金流中包含了折旧与摊销,这两项不仅不会增加股东权益,反而还会减少股东权益,更不可以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