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全球金融创新发展,不但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显著加快,各类金融活动扩散,金融工具增多,给消费者金融保护带来极大挑战,同时信息科技和数字化等风险也加速衍生,催生更多潜在的金融风险隐患,对消费者金融保护造成新的压力。
2024年12月11日-12日(和2023年时间一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解读如下
12月9号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下称“129会议”)再次振奋人心。虽然这次会议延续了“924”三部委新闻发布会、“926”政治局会议的主要思路脉络,但是,这里有三个表述值得特别关注。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从长远看,探索新的产业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对国家长期发展至关重要。从国家层面看,将科技金融放在“五篇大文章”的第一位,凸显了对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新动能的重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大胆资本和耐心资本本质上都是科技金融的技术资本(即科技风险投资),技术资本是对科创企业核心价值资产——技术资产的投资。因此,技术资本(包含科技信用贷款等债权资本)是科技金融的核心。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公告称,决定自统计2025年1月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此次修订后,M1将“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两位新成员纳入。这意味着支付宝、财付通(微信支付)中的金额也可算狭义货币了。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分析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需要回顾内外环境变化。比如,2012年以前(全球金融危机期间除外)的经济高速增长与2000年中国就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与美欧谈判完成、2001年加入WTO后开启工业化时代等事件紧密相关。而当前的总需求不足问题则与2012年前后的内外环境变化相关,包括:2012年奥巴马(Barack Hussein Obama)政府...
“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构建适应数字经济的金融体系,金融机构数字化能力增强,金融产品服务更加普惠,数字金融治理和基础设施基本完善。金融机构要将金融服务主动嵌入到数字化场景当中。”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